标識設計常識我們在進行設計标識系統規劃時,首先要規範設計用語,用語的标準化能在工程的進程中使施工方和設計方保持良好的溝通。
企業名稱:指企業中、英文全稱;
企業标識、LOGO:指跟企業有關的VI基本要素設計;
道路指引标識:指從外部環境道路進入内部環境的指引及内部環境道路名稱的标識; 道路分流标識:指環境内設置于主幹路口,道路交彙處用于指示往不同目的地地址名、樓宇名稱的标識;
服務設施标識:指值班室、停車場、收費處、便利店、銀行等; 戶外總平面圖:指用做全部環境範圍内的平面布局指引的指示圖,通常用線條式或色塊式;
戶外形象标識:單獨用于建築外主幹牆上的标識,将标志變形或使用抽象雕刻形态表現,傳遞文化信息;
樓宇名稱:用于指示每一不同的樓宇的名稱之标識;
樓層總索引:标識所處的樓宇,能查找出大部分服務區域、名稱,設施的标識欄目,一般設于大堂;
各樓層索引:标識所處當前樓層,提供來客查找服務區域、名稱、設施、平面布局的标識欄目,一般設于主通道口、電梯間;
大廳、走廊标識:顯示标識所處當前區域功能、名稱,以及指示簡明目的地的标識; 公共服務設施:洗手間、電話間、ATM、開水間、吸煙區、消防通道、便利店、美發室、商務中心等;
出入口導引:指某一出入口到通往不同名稱的功能科室或區間,設于該出入口處的簡易索引;
企業宣傳欄:用于定期更換内容的版報形式的宣傳欄目,一般有開放、閉合式兩種; 環境單元牌、功能單元牌:用于指示具有一定功能範圍區域的标識為環境、功能單元牌。 另外還有一些依據具體環境而設計的具有特定功能和含義的标識牌,這裡不能一一盡述,需要客戶和設計進行溝通,但是應該按照标識設計的原則進行,既不要任意發揮也不要墨守成規。
設計用語
文字居中:指同一版面有多行文字顯示時,各行字均以中線對齊;
齊頭散尾:指同一版面有多行文字顯示時,各行字均以左邊為基準線; 齊尾散頭:指同一版面有多行文字顯示時,各行字均以右邊為基準線; 打散:用于标題文字為表達特殊效果而将字距非常規拉開; 字體反白:指版面底色比文字深,使文字呈反白效果; 模塊化結構(标準化材料):指标識由基于某一功能面設計,生産并可靈活組合的材料,通常為量化生産的半成品,由底闆、座、面闆、彈夾連接元件組成,多為鋁合型材,屬标準化加工;
非标加工:非标準化加工,根據設計方案采用多種材料、工藝,尺寸自由化的加工方式; 座地牌:指通過固定、焊接方式放于地面的标識,通常由底座、立杆面闆組成; 吊牌:指采用吊杆、纜繩做固定方式的标識;
壁牌:指成品以粘貼、釘鉚等方式貼牆安裝的标識;
立體烤漆字:用于室内外的非标加工文字,通常由銅、鋁、不鏽鋼、鍍鋅鐵等闆材焊接加工而成,成品表面必須打磨并以烤漆作表面處理;
發光字:結構與”立體烤漆字”相近,正面筆劃為使用透光材料的特殊效果字體,其結構由底殼及面殼構成,字内分布冷光源照明;
有源标識:指類似于燈箱,宣傳欄等需要電源照明的标識。 設計依據
标識的設計依據如下幾方面:
企業對表達其經營理念和定位的要求;
企業的人機信息交換流程(企業内部的科室結構,往來關系);
企業的室内外建築環境條件; 标識的表達方式;
标識的效果評價(由企業方決定) 企業标識導向分類原理;
标識設計的理論參考依據。
企業方(客戶方)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與設計者交流,參照以往的工程案例,經驗和其他參考資料,整合出一個概念,其中包括用材、用色、效果、成本、節能,售後維護等多方位考慮。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标就會使企業方(客戶),設計及承造方少走彎路程,效率顯著,并容易使雙方能在第一稿後即可進入一個更高層面思考、論證方案。
設計程序
有了設計構思後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執行步驟,以便按部就班。标識設計最好與建築室内裝飾設計時期介入,以便同時考慮标識與建築風格的協調,以及标識安裝所需條件。
通常整個導向标識工程由四個階段完成:
概念設計-條件設計-方案評議修改-定案實施。 其中條件設計由如下程序進行:
流程圖-布點定位-規格-内容-色彩。詳見表2-2 标識的分類
标識分類有兩個概念: 用途分類
按照一般企業環境的标識導向分級原理 表現形式分類
标識導向分類原理圖是由多家企業和專業工程設計人員總結而成,在企業規劃設計導向标識程序中有較高的可操作性,企業方(客戶)可參照該表,選擇自己的需求,向設計方提出要求明細。
關于标識的标識表現形式分類,則由以下三種構成:
标準化 指由模塊化材料設計制作的組合型材标識,符合大多數企業環境功能性要求,并且在加工過程中可利用平面設計組合、安裝方式、表面處理來達到多樣化的效果,提供給企業一種系列性較強,管理方便的标識系統。
個性化 由專業公司提供設計,滿足企業對标識的造型、選材、規格、工藝手法更高的需求。特點為表現手法自由,企業個性特征很強、獨創性、成本相對較高,但能更好地體現文化内涵特質,藝術特征濃厚。
人性化 标識的最高層次表現方式是人性化。更充分地表現功能性、文化本質、更多更深刻地體現産品與人體工程學的關系,能更好地利用各種設計語言和方法滿足公衆的情感需求和美好願望。更注重細節表現,滲透着更多地使用者的關懷,更注重環保的”綠色設計”還有無障礙設計等。
在今後的标識發展中,無論采用何種材料、工藝、科技,我們都不應忘記一個原則:科技本身并非終端,而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标是突現産品的人性化需要。”人性化設計”的概念非常廣泛,由日常數例可見一斑。
20年前的牙科床、皮質的椅表物料、機械調校方式和靈活的照明燈具等在當時己甚為先進。而當今的牙科床-以西門子Sirona C1為例:一體化外型、全電控操作,椅表色澤鮮明的聚合物材料能增加摩擦阻尼系數,并且溫度适中與人皮膚極友好,其他配置的牙科工具與液晶觀片器更是得心應手,相信就診者會信心十足、毫不猶豫地安坐其上,接受治療。其實,在産品中多一點人性化,傾注關懷,你就會發現人性化設計無處不在。世界級設計大師菲利浦斯塔克(PHILIPS STARCK)如是诠釋人性化:”人性化的根本衡量标準就是關愛”。
标識的布點及定位
何時何地應有何種标識?這是一個企業、設計者、公衆都關心的問題。真正的合理設計并非鋪天蓋地地出現标識,而是應該”化繁為簡”。布點定位關鍵是:清晰地突出主題,依照導向原理之次序,層次分明地”揭示”每一個點。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考慮人體工程學因素,預計,觀察出人流高峰彙集點,使标識盡可能地做到”該有時有,該無時無”。可參照标識分類原則等相關标準和資料。
标識設計中的尺寸
對企業标識設計參考而言,
标識的基本尺寸包括标識自身外觀尺寸、
文字尺寸、
空間關
系、模數化設計參考等。應用尺寸,其實就是比例關系。一直以來,人們總喜歡遵循黃金比
例法則來選取畫面比例尺寸,
尤其是在書報等傳媒中更為常見,
而作為現代企業标識系統應
用的比例、大小的設定仍需視實際需要而出發。
戶外标識(企業名、
LOGO
、企業文化口号、戶外标志分流牌等)的比例設計首先需考
慮建築環境(一般建築設計時己有預留樓頂标識位置,老環境建築改造則需視外部環境);
要視建築物标志朝向以及建築構造特征而制定比例,更要
“
量高而行
“
。過高過大的樓頂标志
往往未必顯示出企業的氣派、實力,反會帶來一種
“
頭重腳輕
“
的失衡感覺。一般樓頂為
10
層以内的建築,樓頂文字宜在
1.8
-
2.2m
之間,
10
-
20
層以上的樓頂文字宜在
2.5
-
3.5m
之間。當然還要顧及文字筆畫造型,而樓面的形象标識或
LOGO
則可适度小些,因為它有
參照物作襯托,而且可通過燈光、顔色來調整視覺效果。
戶内導向牌比例關系,
以使用功能為前提,
由于醫用導向需與國際接軌,
會遇到中英文
對照問題,
而醫用名詞通常會是較長的專用名詞,
因此在各種戶内标識牌中要預留足夠空間。
從閱讀習慣來講,較多的設計采用橫式設計,
尤其是面積小的功能診室,科室牌,
可用橫置
的黃金比例或窄長的版式。
文字尺寸
即排版要求,其中包含字體選擇、字體的大小排版、定位等。
字體的選用
華夏文化曆史悠久,
書法字體與印刷字體不勝枚舉。
在個性化的廣告媒體
中,
合适的字體選用猶如表情的流露,
它同樣是很好的訴求載體。
但由于标識系統在應用中
具有公衆性、系統性、同樣性的特征,因此在視覺識别手冊中應充分考慮到這種需要,
選用
的文字不能流于花巧,字體筆畫要均勻清晰。
其中以黑體最為常用,因為黑體字形端正、中
庸,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其次是宋體,它的結構清晰有力,筆畫有起伏,有文化韻味,
但缺點是橫豎筆畫的不均勻在一定程度造成視覺不清。
建議在标志系統設計中,
标題可采用
醫院形象标準字,其餘内文(中英文)應采用印刷字體,因為這樣不但保證其易讀性,亦考
慮到日後更換内容的成本控制、
标準質量控制問題。
可參照标準印刷字體選取所需的中英文
字體。
排版定位
一般排版由專業設計
(制作)
公司提供,
根據通用标識設計原則,
可采用兩
種主要排版模式。
傳統的标準模式
方正,
注意字距行距,
易辨性高,遵循通用文字表述法則,中文上英
文下,兩行以上文字的可采取文字居中,文字齊左的方法。
現代的排版方式
在保證文字可讀性的前提下,
在方寸标識中運用字體的适度變形、
行
距誇張、對稱、
錯位等方法,除單純的導向标識外還涉及到部分的實用性标識,如樓層總索
引、功能指南、文化宣傳、可變更通知欄等,還應注意字體的字頂、中英文組合、行距與外
型協調等關系。
空間關系中字體的元素較其他因素重要,它與視覺認知距離密不可分。
視覺認知距離
這裡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公式,
用以輔助設計标識系統,
公式來源于日本
知名标識生産廠商,
通過專家的測試而得,針對東方人慣用的方塊字。
通過這公式,可根據
标識設置現場規格因素
(産品允許的大小放置後有效的觀看縱深距離)
來決定最佳的内容文
字大小尺寸,規格。見圖
2-2
标識設計中的用色
标準顔色搭配
所謂
“
标準色
“
是指企業指定的某一種(或一組)特定的色彩系統。運用于所有的視覺傳
達媒介上,
透過色彩具有的知覺刺激及心理反映,
突顯企業的理念及形象特質。
例如企業中
成功的标準色可以令人聯想:柯達-黃黑白,
富士
―
綠的,可口可樂-紅白,百事可樂-藍
白等。
理論上,
具備視覺設計手冊的企業都有各自的标準色或輔助色,
其他尚未具備條件的
企業則可從以下着眼點來選定标準色:
基于企業形象的需要
企業的經營理念主導思想,
其它定性,
可信性、
成長性、專業性
等特征的需要。
基于經營策略的需要
CI
策略強調
“
差異化
“
,
比如并非隻有綠色才能代表醫院,
有時别
樹一幟的顔色能有效達到品牌突出的目的。
基于成本與技術性因素
形象推廣媒介涉及面很廣,
要兼顧到印刷和調色的成本及可行
性,盡量采用印刷分色較為合理的用色,保障色彩的精确再現。作為标志使用的标準色還應注意以下的幾點原則:
标志系統的設計并非單純地克隆标準色彩,還應注意輔助色的使用。
特殊需要下,可采用一些中性色(如灰色)做主調,标準色做點綴,同樣可達嚴謹、清晰的效果。
根據環境、背景色的需要采用适當的色彩,當标準色與環境相似時,以認知程度來選取較高反差的顔色搭配。
總之,标識設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作,在設計中既要參照一些科學的理論又要加入一些個性化的東西,這樣才能設計出一套成功的标識系統。
标志設計的原則
标志設計不僅是實用物的設計,也是一種圖形藝術設計。它與其它圖形藝術表現手段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自己的藝術規律。它必須體現前述的特點,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
由于對其簡練、概括、完美的要求十分苛刻,即要成功到幾乎找不至更好的替代方案的程度,其難度比之其它任何圖形藝術設計都要大得多。
1.設計應在詳盡明了設計對象的使用目的、适用範疇及有關法規等有關情況和深刻領會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進行。
2.設計須充分考慮其實現的可行性,針對其應用型式、材料和制作條件采取相應的設計手段。同時還要顧及應用于其它視覺傳播方式(如印刷、廣告、映像等)或放大、縮小時的視覺效果。
3.設計要符合作用對象的直觀接受能力、審美意識、社會心理和禁忌。
4.構思須慎重推調皮,力求深刻、巧妙、新穎、獨特,表意準确,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5.構圖要凝練、美觀、适形(适應其應用物的形态)。 6.圖形、符号既要簡練、概括,又要講究藝術性。 7.色彩要單純、強烈、醒目。
8. 遵循标志藝術規律,創造性的探求恰切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錘煉出精當的藝術語言使設計的标志具有高度整體美感、獲得最佳視覺效果,是标志設計藝術追求的準則。